第一百五十七章 必伐之-《挟天下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自唐以后的将近三百年时间里,日本一直派遣唐使到中国学习,其次数之多、规模之大、时间之久、内容之丰富,可谓是空前,对推动日本社会的发展和促进中日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。

    可随着盛唐不再,日本对中国的外交政策便有了变化。

    中间的过程不去多说。

    只说,到了宋代,日本与辽国建交,便断绝了与中原政权之间的联系。

    按说断了也就断了,不来往就是,可偏偏不行。

    唐朝之前中国对外贸易的中心在西北内陆,便是大名鼎鼎的“丝绸之路”。

    可唐朝中期之后崛起的阿拉伯帝国中断了这条商路,急于挣钱的民间商业团体被被迫将目光放到了海洋。

    由于这个时代的航海技术还不是那么先进、政权不统一、各地商人垄断等等原因,近处这几个邻居便成为了宋朝海商的主要海外市场。

    而宋朝的统治者敏锐地意识到,商业活动带来的巨大利益可以有效缓解财政困难,故采取鼓励和支持的态度。

    于是,有宋一朝东南沿海地区经商逐利的风气日盛。

    慢慢的,这个时代,凡是有钱人,除了达官贵胄,大部分都是以海洋贸易为主的商人,有的巨商富贾甚至能够荣登史册。

    由此可见,其影响力之大。

    这在商人政治地位低下的农业社会绝对是个异数。

    这样庞大的海外经商活动,有的是对高丽做生意,有的是去东南亚享受热带风光,但更多的是对日贸易。

    频繁的宋日经济往来让不少人长期寓居在日本,甚至加入了日本国籍。

    如此,宋朝商人便承担起中日沟通的交流重担。

    同时一些日本人借助中国商船对宋朝进行访问。

    宋太宗年间,日本东大寺的僧人跟随宋商来到中国受到了皇帝接见。

    宋真宗时期,日本人滕吉木又是跟随宋商前来朝见。

    海商不断领着日本人前来激发了宋王朝与日本交往的兴趣。

    于是在公元一零一三年,宋王朝主动派使者携带外交文书和礼物赴日。
    第(2/3)页